延伸閱讀
綠繡眼常出現在市區行道樹上,橄欖綠毛色上一圈點亮的白眼圈,人們賦予它許多的小名:青笛仔、青啼仔、相思仔、白眼圈...等等。
但是和人類聚落親密的距離,卻也為他們帶來威脅。
「放生」顧名思義,是「放」給他另一條「生」命。但放生成為一種人類對自由的象徵之後,卻成為了一種系統化的「活動」。
「綠繡眼」即屬於便宜的放生鳥種,其他常見的種類如:白頭翁、黑嘴筆、斑文鳥、鴿子和麻雀等。以往因放生團體的大量需求,間接地促成大量的捕捉,捕捉及運送的過程經常也造成野鳥的傷亡;遭放生的鳥類在不適應棲息地的情況下,除不但生存困難,相對的也可能對該環境造成影響,進而導致環境生態失衡。
而近年來,隨著南投、台中、...等縣市制定了保育放生自治條例,明訂了放生規範,大幅減少過去為了放生而產生的鳥類捕捉及交易情形。
在人類藉由放生來追求生命救贖的同時,我們希望鳥類也有不被捕捉、在山林自在飛翔的權利。
圖片出處
圖上 | 籠內的放生鳥許多早已虛弱無力,無法高飛,放生者進而拍打籠子驚嚇牠們。出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。
圖下 | 許多野生鳥類在被捕抓後,由於驚嚇而不吃不喝,死傷慘重。出自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。